首页 > 最新动态 > 婚、产、育儿、病、事、年假等6类假期,工资这样算!
最新动态
婚、产、育儿、病、事、年假等6类假期,工资这样算!
2024-06-1418


病假工资计算方法

一、病假相关规定

关于病假(疾病或非工受伤医疗期)的天数,是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特殊情形的可延长)。

员工病假期间,企业需要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

二、病假工资支付规定

病假工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不包括年终奖、上下班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其中,又按照病假时间长短有所区别:

1.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支付的病假工资(疾病休假工资)标准为:

(1)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2)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

(3)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4)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5)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企业应支付的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标准为: 

(1)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2)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3)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三、病假工资有没有最低标准

有。但各地的规定不同,比如,上海市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年本市职工最低工资的80%,目前,上海市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590元,因此,病假工资不得低于2590×80%=2072()。

且最低标准中不包括由个人缴交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事假工资计算方法

一、事假相关规定

事假的天数由用人单位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的方式确定。

事假是无薪的,但如果用人单位有规定可发薪水的,则从其规定。

如《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2019)》第二十五条规定,员工请事假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事假期间的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用人单位不扣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发了工资,且事假达到20天的,劳动者不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二、事假扣除工资标准

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经用人单位批准的假期,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

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1.75天;员工请事假每小时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1.75天/8小时。


婚假工资计算方法

一、关于婚假的规定

根据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各地区关于婚假的规定可查看下表
??
地区
婚假规定
全国
1-3天
北京
10天
上海
10天
江西
18天
安徽
13天
湖北
3天
江苏
13天
广东
3天
天津
10天
贵州
13天
吉林
15天
海南
13天
黑龙江
15天(参加婚检25天)
云南
18天
山西
30天
河北
18天
河南
21天(参加婚检28天)
陕西
13天
内蒙古
18天
辽宁
10天
甘肃
30天
四川
3天
重庆
15天
西藏
10天
浙江
3天
福建
15天
山东
3天
青海
15天
宁夏
13天
湖南
3天
新疆
23天
广西
3天

二、二婚婚假规定

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3天的婚假。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三、婚假工资计算方法

不少企业对婚假的时间和婚假的工资支付有自己的“规定”,因此,不少网友询问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


产假工资计算方法

一、关于产假的规定

产假的天数是:98天+各地奖励天数。

国际劳工组织有关公约有“妇女须有权享受不少于14周的产假”的规定,14周即98天。    
随着各地计生条例的修改
产假有所延长
具体可查看下表
??
地区
产假
全国
98天
北京
158天
上海
158天
江西
188天
安徽
158天
湖北
158天
江苏
158天
广东
178天
天津
158天
贵州
158天
吉林
158天-365天
海南
190天
黑龙江
180天
云南
158天
山西
158天
河北
一孩、二孩158天,三孩188天;
河南
190天
陕西
158天(生育三孩再增加15天)
内蒙古
158天(生育三孩188天)
辽宁
158天
甘肃
180天
四川
158天
重庆
178天
西藏
365天
浙江
生一孩共可休158天,二孩、三孩各188天
福建
158天-180天
山东
158天
青海
188天
宁夏
158天
湖南
158天
新疆
158天
广西
148天
备注:其中吉林省产假女职工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可延长产假至一年,产假延长期间工资按原额的百分之七十五发放,不影响调整工资、晋升级别、计算工龄

二、产假工资计算标准

(1)产假工资领取前提

如果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已经享受了生育津贴、医疗补贴等待遇,若生育津贴高于员工平均工资,则企业不用再向其支付产假工资;

若低于平均工资,则公司需要补足差额。

而对于超过生育津贴支付期限、未达到生育津贴领取标准、或者企业未给员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员工是可以要求企业支付产假工资的。

(2)重要提示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举个例子:


一名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8000元,而该员工在企业的月平均工资为8500元,其中的500元差额需要用人单位补足;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8000元,而用人单位当月的平均工资为7500元,超过平均工资的500元用人单位不能克扣。


需要注意的是,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有所不同。发了产假工资就不需要再支付生育津贴了。

这里也需要注意,目前各地区关于各地奖励的产假天数是否纳入生育津贴范围内尚不明确,暂时各地生育津贴仍是按照98天进行支付。


育儿假工资计算方法

一、关于育儿假的相关规定

随着各省份《人口计划与生育条例》的修改,大多数省份明确了育儿假。

详情可查看下表
??
地区
育儿假
全国
/
北京
孩子3周岁前,每年夫妻双方各5个工作日育儿假
上海
孩子3周岁前,每年夫妻双方各5天育儿假
江西
孩子3周岁前,每年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
安徽
孩子6周岁前,每年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
湖北
孩子3周岁前,每年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
江苏
孩子3周岁前,每年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
广东
孩子3周岁前,每年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
天津
孩子3周岁前,每年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
贵州
孩子3周岁前,每年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
吉林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或企业增设育儿假
海南
孩子3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或任意一方每天1小时育儿时间
黑龙江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云南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山西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5天育儿假
河北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河南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陕西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享受不低于30天
内蒙古
在子女3周岁以前,夫妻双方每年各享受10天的育儿假
辽宁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甘肃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5天育儿假
四川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重庆
在产假或者护理假期满后,经单位批准,夫妻中的一方可以休育儿假至孩子一岁或者夫妻双方在孩子满6周岁前每年累计休5-10天育儿假
西藏
/
浙江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福建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山东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青海
孩子三周岁前,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夫妻双方每年各15天育儿假
宁夏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湖南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新疆
/
广西
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

二、育儿假工资计算标准

关于休育儿假的待遇标准,有三种:

1.地方有规定的,优先适用地方规定的标准。


举个例子,《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在其子女年满三周岁之前,双方每年可以享受育儿假各五天。育儿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按照这一规定,上海市职工休育儿假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正常出勤标准发放工资。


2.按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来确定。

如果地方法规未对育儿假期间的待遇标准作出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劳动合同约定或者规章制度规定的方式,明确育儿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标准。但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约定或者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按视同出勤标准支付育儿假工资。

地方规定不明确,用人单位也未通过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规定育儿假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出勤支付员工工资待遇。


年假工资计算方法

一、关于年假的相关规定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第二条规定,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其中的连续工作1年,后续出台的条例中有一些调整,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所以,年假的条件应按照累计工作时间计算,只要累计工作时间1年及以上,就符合年休假规定。

具体年假天数的规定可查看下表:

累计工作年限
年假天数
备注
1—10年
5天
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10年(含)—20年
10天
20年(含)及以上
15天


二、未休年假工资如何计算?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