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勤
刘勤,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原副书记、副院长,现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
在《会计研究》、IJAIS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在财务数字化转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智能财务等领域出版专著20余部,获国家教学成果2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曾于2006年赴美国ASU做访问学者半年。现兼任中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智能财务专业委员会主任等,担任《新会计》杂志主编、《审计研究》《中国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研究》等杂志编委,入选财政部大数据及会计人才库。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会计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作为智能财务领域的权威专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长期深耕会计科技前沿,见证并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2025年影响中国会计行业的十大信息技术”发布之际,《中国会计报》记者专访刘勤,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会计行业的应用现状、行业变革及协同发展路径等话题。
2025年的十大信息技术榜单,可谓是会计行业对人工智能态度转变的分水岭。
面对2025年影响中国会计行业的十大信息技术,刘勤首先指出其最大变化:“‘当前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技术都有较大改变,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首次上榜即登顶十大技术榜首,多模态数据分析首次入选当前影响技术,AI Agent智能体则出现在潜在影响榜单中。”
他表示,这一现象,表明会计行业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工作者,都高度认可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也说明该技术在会计行业已得到一定程度应用。
回顾大模型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发展历程,他介绍,自2022年底ChatGPT面市以来,2023和2024年,人工智能大模型主要出现在五大潜在影响榜单中,2025年正式进入当前影响技术榜单并登顶。这一过程既体现了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也反映出会计行业对新技术的积极关注与接纳。
尽管大模型技术已在会计行业崭露头角,但从技术应用角度看,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当前在会计行业的应用仍处于导入期,未进入技术扩散期和成熟期,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尝试阶段,真正卓有成效的应用场景依然有限。
即便如此,大模型技术在会计行业展现出独特优势。刘勤表示:“大模型具有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善于数据分析和洞察,支持知识搜索和代码生成。尤其是DeepSeek的出现,使会计部门能用较小成本部署垂直大模型环境,实现基本应用。”基于这些优势,近两年在智能审核、智能客服、报表分析、财务预测、风险评估等方面,已涌现出一些应用场景。
然而,技术短板不容忽视。刘勤提醒:“大模型存在处理过程黑箱化、隐私泄露风险以及技术幻觉问题等固有短板,在会计核心业务处理、高风险决策支持和高精度财务计算等场景中应用,大家普遍顾虑重重。”
谈及十大信息技术对会计行业整体格局和竞争态势的重塑作用,刘勤强调其动态属性:“影响会计行业的十大信息技术是动态集合,每年产生一定变化。今年增加‘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和‘多模态数据分析技术’,是一段时间内影响会计行业信息技术的客观反映。”
在技术推动下,会计行业的工作方式发生显著变革。
过去几十年,会计科技不断重塑行业工作方式。
会计处理从手工到半自动化,再到人机协同;企业出现财务共享中心、虚拟会计组织等形态;财务决策从拍脑袋转向基于数据和智能模型;会计人员在先进技术加持下,从账房先生转变为军师参谋,进入决策层。
长远来看,这将是一场从流程到战略的深度重塑。
刘勤认为:“以大模型和智能体Agen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必然会对财务流程、财务组织乃至财务管理模式、企业发展战略等层面产生深远影响,且这种影响目前已逐步显现。”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可能对会计内部控制、会计人才知识结构以及商业伦理等方面带来新挑战。
谈及如何促进AI与会计行业深度融合,刘勤表示:“AI在会计行业的应用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软件厂商、咨询公司、人才培养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努力。”
他进一步表示:“有关主管部门需适时修订法律法规,以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引导技术应用向正确方向发展;软件厂商则应提供优秀的AI产品和应用生态;人才培养机构要提供足够的人才和知识储备。”
作为应用主体的企事业单位,更具关键作用。“企事业单位需要有自我挑战、自我革新的勇气,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原有管理屏障,实现高质量发展。”他说。
唯有行业各方协同共进,才能形成推动AI与会计行业深度融合的强大合力,才能在技术变革中把握机遇,推动会计行业迈向更广阔的发展未来。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会计行业正站在智能化转型的“临界点”。
刘勤以“变与不变”概括行业未来:“技术在变,会计的本质——对价值的记录与守护——从未改变。”大模型不是会计人的“替代者”,而是“赋能者”,当繁琐的核算工作由机器完成,会计人员更能真正聚焦价值创造,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逻辑。